查看原文
其他

读书分享 | 中国文化之特殊性与自信力,根源何在?

邢拓 言之有范 2023-04-03

今日看点

谈及中国文化的符号,每一个中国人或许都能张口说出一系列的文化符号。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什么?跟西方文化相比,中国文化又有哪些特性?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自信力的根源何在?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可能需要思索,才能做出回答。上个世纪40年代,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,一位思想家,“一社会改造运动者”,用他的思考与劳攘奔走给出了他的答案。


作者简介


梁漱溟(1893—1988),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、教育家、社会改造运动者。生于北京,原籍广西桂林。原名焕鼎,字寿铭,又字淑冥,后以淑溟行世。1917年,梁漱溟入北京大学担任哲学系讲师,不久便离开象牙塔而转投到现实的政治实践中。从1920年代的“乡村建设”运动,到抗战中参与组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,再到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,1949年之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,他既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,又将他的独特思考落实到政治社会秩序的创构中。



梁漱溟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,即人为什么活着?中国往何处去?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。主要著作有《印度哲学概论》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《乡村建设理论》《中国文化要义》《人心与人生》《东方学术概观》等。


图书简介



《中国文化要义》是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,于194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。这本书被誉为是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。梁漱溟先生历时九年完成初稿,其中叙述了梁老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见解,内容涉及各门学问,充满了“问题意识”。



在绪论部分,梁漱溟首先给出了文化的定义。他认为,“文化,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。”文化之本义,应在经济、政治、乃至一切,无所不包。放眼全世界,梁漱溟认为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中国、印度、西洋等三大文化系统(详见《东西文化及其哲学》),西洋和印度是“向前看”与“向后看”的文化,中国是“调和折中”的文化。从文化比较上看,梁漱溟强调文化发展中的民族性和特殊性问题,中国文化自成体系,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,具有极强的个性。


结合前人的观点,作者经过研究列举出了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。一、国土面积大,人口多;二、开化甚早,历史悠久;三、种族众多复杂而能同化融合;四、难以找到中国文化特殊性与自信力的根源;五、社会历久不变,文化停滞不前;六、无宗教的社会;七、家族是社会生活的重心;八、古代中国没有沿着科学前进;九、没有形成自由、民主、平等的观念要求,没有形成法制;十、道德氛围特重;十一、中国政治特殊,不属普通国家类型;十二、自东汉以降,中国文化为无兵的文化;十三、孝文化;十四、隐士文化。接着,作者重点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几大特质,将其归结于理性早启、文化早熟的核心问题上,旨在探寻中国文化特殊性与自信力的根源,“不能不用番心寻个明白”。


中国文化之特质


1

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


作者认为,英国、美国是个人本位的社会,苏联是趋向为社会本位的社会,中国社会则是伦理本位的社会。中国人一生下来,便建立在与之相关的人的关系之中,无论是父母、兄弟姊妹,还是乡邻朋友、君臣官民。“此种种关系,即是种种伦理”。


“伦理首重家庭”,家庭往往是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关系所在,也是社会伦理关系的发端。作者认为,相比于西方人,中国人之所以格外注重家庭家族,是因为中国缺乏集团生活。集团生活注重个人与团体的关系,西方国家富于集团生活,团体与个人的地位俨然成为两个实体,格外突出。中国缺乏集团生活,团体与个人的关系“轻松若无物”,家庭关系便自然地凸显出其重要性。在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里,中华民族血脉相连、同气连枝,根植于血缘关系的家族观念一直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、最稳定、最深沉的那一部分。家是国的基础,国是家的延伸,中国人传统安土重迁、落叶归根、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便与此息息相关。



在同一时代,费孝通先生也持类似的看法与观点。他用“一捆捆柴”来形容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,用“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”的现象来形容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。差序格局是一个“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”,直接体现在亲属关系、地缘关系等传统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关系中。


2

中国的职业分途与西方的阶级对立


伦理本位构成了中国社会结构的一面,职业分途则是中国社会的另一面。梁漱溟认为,西方社会是阶级对立的社会,而古代中国社会是不存在阶级的,中国是职业分途的社会。


为何中国没有阶级?作者从经济和政治层面给出了自己的论据。经济上,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,土地和资本皆分散而不甚集中,自耕农、家庭手工业者大量存在,限制了工业进步和商业发展;政治上,古代的科举制给予了各地较为公平的机会,人人皆可通过寒窗苦读进而步入仕途,士与农“期间气脉浑然相通而不隔”,因此中国社会结构分散,上下流通,难以产生对立和剥削的阶级,存在着士、农、工、商四个不同的阶层,职业选择有不同,但未有阶级对立。



当然,梁漱溟关于“否认中国社会阶级存在”的观点未必是科学的。他本人也坦言,中国社会未构成阶级,“自是中国社会之特殊性”,而阶级在人类社会中的普遍存在,“则是人类社会之一般性”。两千年间,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形成阶级之趋势,我们既要看到中国社会的特殊性,又要看到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。


3

以道德代替宗教


中西方社会生活上的分野,绕不开核心的宗教问题。在梁漱溟看来,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。人类的文明都是以宗教为开端,中国早期的图腾崇拜、神明崇拜便是如此。但随后中华文明的发展,其中心便转移到“非宗教的周孔教化”上。中国数千年风教文化之形成,周孔之力最大。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思想,成为了大中华区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,儒家所提倡的“理性”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。



按照梁漱溟的观点,宗教为信仰之事,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;道德为理性之事,存于个人之自觉自律。自孔子以来,儒家多教人自我反省,信赖人自己的理性。《论语》中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“三人行必有我师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等皆是此理。孔子之后,又有孟子、王阳明等辈,继承这种理性精神。以安排伦理名分来组织社会,以礼乐揖让来涵养理性,大概便是道德代替宗教、礼俗代替法律之故。


4

理性早启与文化早熟


何为理性?何为理智?作者看来,理性是人类的特征,同时亦是中国文化特征之所寄。人类有心思作用,理性、理智为心思作用之两面,“知”的一面是理智,“情”的一面是理性。相对于理性,理智是低一层次的认知水平,局限于生活生产的方法和手段,而理性则已经“不落于方法和手段”“豁然开朗达于无所为之境地”。


《中国文化要义》认为,西方人注重探求知识,创造了征服自然和社会的工具和方法,“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”,因此造就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;中国人则追求思想,致力于人的研究,“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”,因此蕴含着普世价值的理性精神能较早地引领文化发展的方向,理性早启的表现便展露无遗了。


理性早启带来了文化的早熟。作者认为,西洋文化是从身体出发,慢慢发展到心的,中国则是径直从心发出来,影响了全局,前者是循序渐进,后者便是早熟。对于早熟的文化,作者持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。肯定的是,文化早熟造就了中国文明之伟大,历史之绵长,个性之强大等;否定的是,由于文化的早熟,没有坚实的技术、物质基础与之相匹配,因而文化呈现出幼稚、衰老、消极等等特征。梁漱溟主张,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民主制度,借用西洋的“利、力”,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。


学生行拜师礼,感受传统文化


诚然,关于借用西方的科学和民主来发展中国的观点,不少学者认为其仍然是走“中体西用”的老路。因此,我们应辩证地去看待梁漱溟先生的观点。他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认识,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与比较,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思考与借鉴的价值。


梁漱溟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出发,去探讨中国文化的出路和中西文化融合的可能及路径。时过境迁,今天我们仍在这条出路上继续探索,探索当代中国之文化返本开新、传承创新的道路,探讨中国文化复兴的道路与宏伟蓝图。 


END


美   编 | 汪晓琳


推荐阅读

文物“回家”路漫漫

新时代老字号如何擦亮金招牌?

传统景区业绩“触礁”,游客都去哪儿了?

谈到迪士尼,你又爱又恨吗?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